非遗传创·艺心向党
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深化党建引领非遗传承创新,4月25日,我校民族艺术学院党支部携手古丈县默戎镇人民政府,依托2025茶祖节暨湖南(古丈)茶文化旅游节古丈村播大赛墨戎镇赛区,开展"湘韵非遗,墨戎风华"主题党日活动。通过"非遗展示+技艺体验+云端传播"的形式,让红色基因与非遗文化交相辉映。
党员先锋护航,激活传承新动能
民族艺术学院韩利娜等24名党员教师组建"非遗宣讲团",为现场陈列的200余件苗绣、扎染、蜡染精品撰写"文化标签",细致讲解传统技艺、针法,说好非遗故事。谭霞等5名学生发展对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全程保障苗绣体验区活动开展,指导百余名参与者完成"古韵墨戎"主题饰品创作。
学生积极分子接力,青春赋能守匠心
曾轶等14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化身"非遗守护志愿者",运用新媒体技术制作扎染、苗绣讲解短视频,通过直播平台吸引几千人次线上观看。其中,工艺美术专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团队创新设计"非遗+党史"互动问答环节,推动非遗文化年轻化传播。
非遗大师传艺,厚植文化自信
州级非遗传承人彭晓君演绎苗绣绝技,党员教师李燕现场展示扎染技艺,精湛的技艺吸引300余名游客驻足,现场完成蜡染作品200余件,生动展现了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。
活动现场同步启动"非遗云课堂"党建项目,通过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,现场销售非遗文创产品450元。民族艺术学院党支部书记祁雯表示,非遗技艺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瑰宝,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。我们要以深耕细作的态度,推动非遗技艺与本土文化深度交融,让每一件非遗作品都化作记录党的光辉历程、传递爱党深情的纽带;让每一次穿针引线都浸润着对党的赤诚信仰,以匠人之心、艺术之魂,践行新时代非遗传承工作者培根铸魂的使命担当。
此次活动是民族艺术学院党支部深化"非遗传创·艺心向党"党建品牌的重要实践,是“党建+非遗”模式的创新,是将非遗技艺传承与红色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。通过党员带头、师生参与、大师引领的三维联动,构建起非遗传承的红色矩阵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文化动能。
(审核:向昌斌 刘湘蓉 编辑:石依婷)